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

選擇當憤怒鳥或傲氣雄鷹(2011.12.26朝會談話)

各位老師、同學早安:
        最近中天新聞製播一個名為「憤怒‧鳥世代」的專題報導,在報導中指出:不管在全球或台灣,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有個共通點,就是他們在最富裕的時代出生,卻得在機會最少的時代踏出社會競爭,在他們父母那一代只要打拚就會贏,而現在的年­輕人卻沒有好運,有人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,或是工作10年薪水還是不到3萬塊,很多人戲稱,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是憤怒鳥,因為他們生在這個令人憤怒的鳥世代。陳文茜也在其新書「只剩一個角落的繁華」中引述歐元主席榮科的擔憂之語,「這些人將成為失落的一代,因為全球經濟復甦可能需要接近十年;屆時,他們已太老,比他們年輕的人將取得新釋出的工作。這一代可能成為永久失業的一代!」
        聽起來,未來是一個充滿悲觀的年代,不景氣的浪潮似乎已不可避免。正因為如此,更沒有悲觀的權利,未來是充滿變動的年代,品克認為「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」應具備六種高感性的力量,他說未來的人才應該「不只有功能,還重設計;不只有論點,還說故事;不只談專業,還需整合;不只講邏輯,還給關懷;不只能正經,還會玩樂;不只顧賺錢,還重意義」。美國21世紀關鍵能力聯盟更疾呼教育大未來應該重視「學習與創新的能力、數位素養、工作與生活能力」。顯然,只注重知識吸收的學習方式,已經無法在未來調適生存。「能力」,特別是足以永續調適的「關鍵能力」已成為學習的重點。
        本校所提的七項關鍵能力「品格力、生命力、溝通力、學思力、美學力、全球力、圓夢力」正是呼應時代潮流的規劃,雖然考試不一定考,但校長曾經說過,我們是在辦教育,不是辦補習班,除了奠定各位升學的硬底子外,我們還希望培育同學能贏在未來的軟實力。畢竟,課本的知識是過去的累積,吸收這些人類資產,可以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,學得更快、看得更遠,也能讓我們順利攀升到另一個學習階段,但如果企圖以這些過去的知識去應付未來的需求,是萬萬不可能的,這也凸顯關鍵能力培育的必要性。
       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的年代,不僅你們這個年輕的世代,老一輩的世代,甚至無法選擇逃避戰火的年代,因此,即便媒體報導、經濟學家預測,未來或許充滿挑戰,但也無須自怨自嘆,畢竟擁有能力的人,方擁有掌握命運的力量。未來,要選擇當隻憤怒鳥?或者從現在起,讓自己變強壯成為傲氣雄鷹,就看自己的選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