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書第三章引用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的實驗:「海蒂」與「霍爾」,同樣的個案情節,只是改了性別,讀者竟然出現對個案截然不同的評價,顯然性別刻板印象潛在影響不小。
讀完本書之後,有點汗顏,覺得男性從古至今始終佔女性不少便宜(雖然現代社會比以前改善些許),闔起書本,自我檢視在本校職場是否有類似的性平失衡現象?近來,雖有不少女性領導人表現傑出,但職場上高階管理者仍是陽盛陰衰。回顧三年前我初到任時,除人事主計之外,屬於校長任命範圍的一級主管男女比是6:2(教務+學務+總務+進修+主任教官+秘書 : 輔導+圖書),這學年為4:4(教務+學務+總務+進修: 輔導+圖書+主任教官+秘書),有趨近平衡的現象。職場環境的友善程度,也是影響女性發展的因素,特別是男性領導人居多的組織,更容易忽略女性的需求。書中提到Google貼心為孕婦同仁設置專用車位,我覺得這個做法很友善值得學習,我特別打了電話請總務處評估將天下樓一樓保留給貴賓的兩個空位,調整一個作為「孕婦優先車位」,希望能為同仁的「好孕」盡點棉薄之力。
底下是本書作者在TED演講的影片「為什麼我們的女性領袖太少」(中文字幕),無論是內容與演講魅力都值得欣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