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

Rubrics的功能

        昨天中午的會議約略有談到多元評量的設計,找了一篇談rubrics的文章,提供同仁參考。
目前最常使用的評量工具是紙筆測驗,其中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居多,這用來檢核學生概念學習是可行。但我們列在課程計畫或單元教案的一些目標,例如團隊合作能力,紙筆測驗就不適合,「觀察」可能是一個常用的方法,至於要觀察哪些重點,如果老師能明確寫出來,除了自己和協同的教師更明白之外,學生也更清楚這部分的學習期待是甚麼。
「......知識和技術一般都有較明確的評量方式,例如考試、實作等,所以不見得會使用Rubrics進行評量。但是針對一些軟實力,例如團隊合作、溝通能力等,多數較缺乏固定、通用的驗證方式。因此,教師就可利用Rubrics界定對這類能力的要求層面和標準,然後依據這些角度打成績。
簡而言之,Rubrics是更詳細的將教師所期待的學生學習成果描述陳列出來,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依循,而學生也可以知道課程內涵為何、教師的要求為何、會評量的方向為何。一旦學生有了這些認知,在取得成績後,也較能了解自己學習較佳之處為何、較弱之處為何、未來學習應加強的方向為何。
Rubrics的另一項優勢在於若同一門課程是由不同教師教授,那麼可藉同樣的Rubrics,盡量將課程的要求和評量的方向趨向一致。......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