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

美麗的校園培育有品味的學生

        校長到任之後,即提出以「適性全人357」的學生發展為特色主軸,建構「教學、活動、社團、輔導、情境」五位一體的全人學習體系。教學、活動、社團、輔導等前四者已陸續將理念轉化為實踐行動,例如:學習護照的落實推動新豐故事銀行名人講座......,許多創新特色深獲社區認同以及媒體報導,最後一個更重要的情境營造,也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,陸續完成校園的改造與精緻化。
        從實踐大樓的落成、公共藝術的集體創作、二校區跑道改善、籃球場鋪面與護籬改善、腳踏車停車場鋪面改善、新建汽車停車場、圖書館電梯更換、教學大樓一樓學生廁所的更新工程、無障礙設施逐步改善,以及正在興建中的羽球館工程、即將動工的腳踏車停車場車棚與圍牆工程、教學大樓二三樓學生廁所改善、圖書館三樓閱讀角落、科學館化糞池、校園柏油路面改善等,都逐步透過校園空間及景觀規畫小組,以民主集體決策的模式,討論並決議我們自己生活的校園風貌,舉例來說,這次的汽車停車場啟用後,因無樹蔭,同仁便提出要增植樹木,要種什麼樹種也由同仁幫忙蒐集資料提出建議,由總務處負責執行。此外,校園閒置或新置空間的使用規畫,也透過民主意見的表達,最後由校長做最後的核定。校長發現,這樣的模式雖然多了一些時間,但經過說明、溝通,大家比較能理解經費的運用、空間的使用,對學校長期而言是正向的發展。
        校園空間與景觀不是設置就好,還需要有人員的投入維護,據總務處的報告,因為工友人力有限,校園內許多花草原本生長狀況不甚好,在同仁指導學生投入照顧、家長志工群的細心灌溉下,慢慢看見植物生命力展現,在各角落都能看見美麗的景緻。
        讓孩子沉浸在美感的校園裏,絕對是好事,因為懂得品味的孩子,會擁有一顆柔軟的心。感謝師生們對校園的關愛,有您們真好!
※以下校園圖片由總務處提供。
李海莉組長帶領學生栽種矮牽牛
力行大樓前的蘭花
天下樓廣場蘭花
學生餐廳東側非洲鳳仙
實踐大樓矮牽牛
從蘭花看停車場
從蘭花窺圖書館
從蘭花遠眺教學大樓
文書組前矮牽牛
榕樹下蘭花
機車車棚欄杆矮牽牛
汽車停車場種大葉欖仁
汽車停車場種6株大葉欖仁
盧麗君教官種波斯菊
科學館南側黑板樹幹上的蘭花
黑板樹下種植台北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