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何不用「調查」替代「檢測」敏感字眼

        報導指出,教育部在實施十二年國教後,希望在105年為高三生進行國民素養「檢測」,引起社會的疑慮:一、何為國民素養?二、素養如何檢測?三、檢測成績有無關係升學?
        早期談到素養,不外乎讀寫算,但僅此三項,不足以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生存。因此,前哈佛大學校長柏克在「大學教了沒?」一書,提出1.表達能力(寫作與口語溝通)、2.思辨能力、3.道德推理能力、4.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、5.迎接多元化生活的能力、6.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、7.廣泛的興趣、8.就業能力,其他專家學者,例如品客也在「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」一書,提出八種感性的力量,甚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,都陸續提出各類版本的素養(有的則以「能力/軟實力」稱之),顯然,各界普遍認為早期的讀寫算素養,已難以滿足現代人才所需的基本素養/能力。
        教育部希望在教育改革一個階段後,了解教育的階段成效,是應該的。但可能是用語的問題(不知原版本如此,或媒體報導問題),殊不知在當前,大家還未消化「會考」、「PISA」這些新名詞,又多了一個「素養檢測」,民眾未必如學者或官員們清楚,很容易誤解又是一項新的考試或評比,如果改用「調查」,或許比較不會讓聞「測」色變的民眾疑慮。

聯合報:105年高三生 將抽測「國民素養」
http://mag.udn.com/mag/education/storypage.jsp?f_ART_ID=44298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