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昨晚我隨手紀錄了幾位家長的回饋:
「我的孩子喜歡畫畫,念高中以前我每個月投資許多補習費在他身上,但是他好像並不快樂。我想孩子是否背負過高的期望,造成我們親子關係有點緊張。今天聽了這場演講,我決定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。」
「我的孩子自我要求高,很主動。但我們希望孩子能快樂一點。今天聽到老師提醒我們不要當孩子的溫度計(隨孩子變動情緒),我領悟到,或許我們的喜怒哀樂表現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期待,衍生了壓力。距離學測剩三個月而已,我決定這段時間我們要給孩子關心和愛就好,不再嘮叨,也不要顯露我們的焦慮。」
「我的孩子學習能力不是很好,所以一直喊跟不上。他們的現況與我們求學時期差異太大,我不是很清楚他們這個年紀的想法。為了要更認識孩子,學校的活動我一定都會參加。」
「孩子長大後,父母比較少時間陪孩子,雖然我的孩子功課不是最好,但我很滿意他在新豐品行維持不錯。每個孩子特質不同,不能統一要求。我們夫妻會利用上放學接送途中,讓孩子主動聊聊,是親子溝通的好機會。今天聽了這場演講後,我覺得真正要改變的是家長。」我給昨天出席的家長打一百分,您們用行動展現更多的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