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

認識差異,尊重共榮(2012.12.18朝會談話)


志賀高原滑雪大合照
       校長上週帶同學去日本教育參訪,期間適逢日本大選競選期,12/16投票結果揭曉,安倍晉三帶領的自民黨大勝。選舉期間,在東京街頭並未感受台灣選舉時旗海飄飄的熱烈,也沒有看板林立的雜亂,兩國選舉文化顯然不同。
        六天五夜的國際教育旅行,是以高校交流、Home Stay為主軸,搭配文化、自然、城市參觀,可以充分體驗日本的民情風俗,在寄宿家庭也能體驗到常民生活,與一般觀光層次有別;在日本高校,分組進入各班與日本學生融合學習,體驗不同的課程。
柔道課程



原宿竹下通
迪士尼
        台灣是島國,不可能自外於世界。即使不出走國外打拼,留在島內也必須思考如何與世界做生意。國際教育,無論是在國內的課程教學,或者出國的教育旅行,都應該聚焦在「我們是誰?我們是怎麼成為這個樣子的?」、「他們是誰?他們是怎麼成為這個樣子的?」,隨時在國家觀點與全球觀點之間切換。唯有了解彼此的差異,才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世界、以更合宜的禮節與國際友人交往。
        不同國家的文化有別,稍不注意易造成誤解。即便同一國家,不同族群,甚至不同世代之間,在行為、思維也有不同,我們需要以認識代替誤解,以尊重代替互嗆天下雜誌512期的封面故事「兩岸90後」(1990年以後出生的世代,台灣稱之八年級),出生在最好的世代,卻面對最糟的未來,但不管你喜歡與否,他們就是未來。部分企業主批評這些90後的人才不好用,也有人持不同觀點,認為我們只是了解不夠。天下雜誌客觀指出,不同世代的成長背景不同,行為、思維必然存在代間差異。我們不宜論斷哪一個世代較優,而應該認識彼此差異,相互理解。以網路來說,90後,是網路原住民(一出生就是網路世代),而456年級,是網路移民;網路對90後是生活,對456年級則是工具。
        在日本參訪期間,校長也好奇同學們的次文化,餐桌閒聊之間,校長提到,平常都是師長建議書籍、影片給同學觀賞,何不反向,讓同學也有機會表達,讓師長、家長們認識你們的興趣。因此,校長將委託班聯會做一份名為「邀請您,認識我們」的簡易調查,由班代表協助收集各班意見,統計全校同學的看法:
一、我們的偶像(前三名)
二、我們的興趣(前三名)
三、我們希望推薦師長們閱讀觀賞的書籍或影片(前三名)
        這份統計資料將提供給校方、師長、家長參考,唯有積極認識對方,才能相互理解、彼此尊重,營造共識,創造共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