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以下是維基百科關於陳文郁先生的條目摘錄:
陳文郁(1925年-2012年12月7日),台灣台南縣永康人,台灣蔬果育種家,1968年創立「農友種苗公司」,為農友社福基金會董事長。全球有1/4的西瓜種子來自陳文郁,人稱「西瓜大王」。他培育出200多種西瓜新品種,如無子西瓜、黃皮紅肉的「黛安娜」西瓜,及聖女小番茄、蜜世界哈密瓜、新世紀哈密瓜、紅皮南瓜、綠色苦瓜、白色茄子、迷你冬瓜等蔬果,他所培育出的新品種蔬果,總數超過1000個。
2000年《天下雜誌》舉辦「影響200,飛躍2000」活動,從古今台灣社會各領域人物中,選出最具影響力的200人,陳文郁入選為「開拓」類的代表人物。
2006年 陳文郁獲選為Discovery頻道《台灣人物誌》的6名主角之1, 陳文郁在農業領域上的成就,及勇渡人生難關的故事,透過Discovery頻道介紹給全球一億以上的收視戶。
媒體報導
發明家+慈善家 「西瓜大王」陳文郁病逝聯合報記者王昭月2012.12.16報導
培育出世界第一顆無子西瓜的陳文郁,是農業界的台灣之光,全球四分之一的西瓜種子出自其手;這位一生傳奇的「西瓜大王」日前病逝,享壽八十八歲,農業界一片惋惜。
陳文郁生前充滿研究熱情,儘管八十高齡,仍幾乎天天到實驗室坐鎮,投入種苗培育。他曾說,「真正幸福的人,是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」。
陳文郁出身台南農家,十七歲投考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,走遍全台研究土壤、氣候與種子的關聯,做學問嚴謹。一九六二年運用染色體複製術培育出全球第一顆無子西瓜,命名為「鳳山一號」,讓世界因此看見台灣。
一九六八年,他與六名好友合創農友種苗公司,率團隊投入種子培育,並在多個國家設置種苗試驗場,光西瓜就培育二百多種,相關事蹟曾被國家地理頻道報導過。
半世紀以來,全美園藝新品種大賽(AAS)僅八個西瓜品種得獎,農友公司就囊括一半。建國一百年時,獲總統頒授三等景星勳章。
陳文郁一生以農友為念,研發的品種交給農民種植後賺大錢,是他最開心的事。他生前笑說:「曾有農民找上門來,我心想,他們是不是來找碴?結果這些農民說,好在拿你的品種來種,今天我們可以賺錢又蓋房。」
他還是慈善家,八年前得知緬甸農民沒錢看病,醫院設備奇差,興建醫院提供農民免費就醫,緬甸總理為紀念他的善行,將醫院第一個接生的孩子,就取名「農友」。
在農友任職廿、卅年的總經理張師竹和祕書黃秀美,難忘創辦人陳文郁的豁達、幽默與仁慈,他生前常說「希望遇到我的人,都能好運」。他提攜後輩,毫不藏私,「年紀相當的當朋友,年歲小的當兒孫輩,對員工如家人」,「像另一個父親」。
陳文郁生前充滿研究熱情,儘管八十高齡,仍幾乎天天到實驗室坐鎮,投入種苗培育。他曾說,「真正幸福的人,是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」。
陳文郁出身台南農家,十七歲投考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,走遍全台研究土壤、氣候與種子的關聯,做學問嚴謹。一九六二年運用染色體複製術培育出全球第一顆無子西瓜,命名為「鳳山一號」,讓世界因此看見台灣。
一九六八年,他與六名好友合創農友種苗公司,率團隊投入種子培育,並在多個國家設置種苗試驗場,光西瓜就培育二百多種,相關事蹟曾被國家地理頻道報導過。
半世紀以來,全美園藝新品種大賽(AAS)僅八個西瓜品種得獎,農友公司就囊括一半。建國一百年時,獲總統頒授三等景星勳章。
陳文郁一生以農友為念,研發的品種交給農民種植後賺大錢,是他最開心的事。他生前笑說:「曾有農民找上門來,我心想,他們是不是來找碴?結果這些農民說,好在拿你的品種來種,今天我們可以賺錢又蓋房。」
他還是慈善家,八年前得知緬甸農民沒錢看病,醫院設備奇差,興建醫院提供農民免費就醫,緬甸總理為紀念他的善行,將醫院第一個接生的孩子,就取名「農友」。
在農友任職廿、卅年的總經理張師竹和祕書黃秀美,難忘創辦人陳文郁的豁達、幽默與仁慈,他生前常說「希望遇到我的人,都能好運」。他提攜後輩,毫不藏私,「年紀相當的當朋友,年歲小的當兒孫輩,對員工如家人」,「像另一個父親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