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科學家對於這一種聚合現象所產生的超感應力,以「環境覺察」來形容。他們說,環境覺察幾乎就像跟某人待在同一個房間,透過他散發出來的零星訊號得知他的心情與思緒。
「就像你在房間裡,而你們以某種方式分享了一聲嘆息,或者一種臉部表情。」
以上是我在今天的演講裡,引用《雲端大腦時代》第八章「動態更新:臉書存知己,推特若比鄰」所談的片段。
導師們可以思考:老師是否加入社群媒體,沒有標準答案。我們可以自由選擇。但我們無法擋住臉書或後面冒出來的科技進入生活。歷史告訴我們,每個溝通的新工具,都激發了社會將退化成愚昧碎嘴聊天狂的恐慌,但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總會找到平衡點。類似的恐慌反應出現在電話問世時,當年的批評家預測,電話會把社會瓦解成一片被炸碎的荒地,人們將拙於面對面社交,如果可以光是打電話給別人,誰會費事離開房子?當然這樣的恐懼,已經被網際網路取代了。
明尼蘇達大學副教授Harkins分析,教育已經從1.0(Download)、2.0(Open Access)、3.0(Knowledge Producing),進展到4.0(Innovation Producing),相對的,科技、教學、學校的定義、家長認為學校是...、教師的角色、學校的軟硬體、企業對畢業生的期待,也都跟著質變了。
我們還應該守在1.0或2.0嗎?
我們還應該守在1.0或2.0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